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也在悄然影响未来的政策走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经过长时间调研后,智囊机构近期向主管部门提交了一份调整楼市政策的建议,涉及相关税费调整、微调限购等措施。这些政策建议的共同指向,在于刺激市场需求,促进成交量回升。
分析人士指出,这些政策是否真正落地,明年1月可能会有定论。理由在于:一方面,年度楼市数据出台,将为监管层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另一方面,年末一系列重要会议召开,在分析明年经济形势作出判断的基础上,也将定调房地产政策。
一些机构指出,在数据向好的背后,一线城市面临的供应缺口仍然较大,对政策利好有着迫切需求。按照政策落地和企业决策周期,市场可能在明年3-4月才会真正有所体现。
一线城市楼市明显升温
经过多月的平缓升温之后,房地产市场的回暖速度正在加快。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11月,全国54个城市住宅合计签约27万套,环比上涨8.9%,创年内最高月度成交记录。一二线城市住宅成交环比均上涨13.2%,三四线城市涨幅相对较小。
一线城市升温幅度较大,主因在于整体需求偏大所致。据北京市住建委数据,11月北京新建住宅网签12279套,二手房网签11180套,二者均创下今年以来月度新高。【详细】
如果经济不出现重大困难,国家不可能取消“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楼市的限购。
网上再次传出消息:“接近北京市建委的人士透露,一份北京房地产智囊制定的退出限购方案已经提交,内容涵盖逐步废除二手房交易20%差额税、下调契税,以及放宽非京籍五年纳税资质的审核。”
随后,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相关负责人予以坚决否认,并表示: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从首都功能定位和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房地产限购政策现阶段仍将继续执行。虽然在2014年年内,北京退出限购已无可能,但未来一两年有没有可能呢?
我的看法是,在房产税出台前,四大“一线城市”取消限购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取消限购,只能说经济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管理层抛出了“胜负手”。
目前仍没有放松限购的城市,只有北、上、广、深以及三亚5个城市。三亚取消不取消限购,无关宏旨。事实上,深圳和广州取消不取消限购,也不会产生全局性影响。只有北京和上海的楼市,才是全国楼市真正的风向标。
201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8.6万亿,商品房施工面积为66.6亿平米(不包括各类非商品房)。其中北京、上海两市商品房施工面积相加,为2.74亿平方米,占全国的4%;北京、上海两市商品房开发投资之和,为6300多亿元,占全国的7.3%。如果按照建成后房屋的销售额估算,北京、上海加起来约占全国的10%。但这仅仅是市场份额,北京、上海楼市的走向,还对全国市场产生重要的心理暗示。【详细】
楼市在2014年的持续调整下迎来拐点。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报告,10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629元/平方米,环比上月下跌0.4%,连续第6个月下跌。
更值得一提的是,同比2013年10月下跌0.52%,也是连续22个月上涨后首次出现下跌。
也就是说,房价调整回到了一年前。
在房价深度调整之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前出台的行政性调控政策也陆续退出。
11月2日,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在国务院回访督查调研组对住建部进行回访时表示,近期的房地产市场政策主要是借市场调整的窗口期,把一些行政色彩比较浓的干预措施尽可能剔除。【详细】
最近国内经济增长全面放缓,第三季度GDP增长下行为7.3%的水平,为5年来GDP增长最低。
多数人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增长持续下行、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增长下行。房地产救市成了国内各级政府的主要任务。
近几年来,尽管GDP增长速度不小,但国内居民内需不仅没有随之快速增长,反而增长速度放缓或增长萎缩。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房价问题。高房价对国内居民消费具有严重的挤出效应,也是居民内需增长的最大障碍。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任何居民的住房购买都是算作一种投资。就目前中国居民的现状来看,不仅住房是整个家庭最有价值的资产,而且购买住房占居民整个收入支付中最大份额。
如果房价水平合适,房价收入比不高,那么居民购买住房占整个家庭收入支付中的比重中不会太高。居民购买住房之后,也能够在几年内付清房款,保证其日常基本消费。如果房价过高,其情况则完全不一样了。
就目前中国的住房市场价格而言,不要说一线城市早就是天价了,与90%以上工薪阶层已经无关。即使是二三线城市,85%以上的居民也是无支付能力购买。有些居民即使购买,也会对其整个家庭消费具有严重的挤出效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