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建行美女行长骗贷案 支行长们为何成资金掮客

文 / 尚桑 2014-06-12 16:33:50 来源:亚汇网

  建设银行浙江绍兴美女支行长骗贷案引起舆论较大关注,还是上演在中国商业银行身上经久不息的老故事,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其银行身份,或者以银行公司的名义实施对客户的诈骗,做的是庞氏骗局的游戏,当最终资金链断裂时,现了原型。

  媒体报道,去年7月,一位企业老板向建设银行浙江绍兴城西支行行长陈惠君出借了2000万元,后几经展期,截至目前该行长仍没有归还借款。这笔借款里有几百万是贷款,陈行长先让申请房屋抵押贷款,然后再将贷款资金以3分利息转借给她,用于建行企业客户转贷垫款。

  而现在向绍兴警方报案的被借款对象已有30多人,主要为陈惠君的企业客户,也包括其朋友、邻居等,借款金额从百万到数千万不等,最大一笔为3800万,报案总金额高达3.26亿元。

  不少企业主反映的被借款缘由、模式类似:办理房屋抵押贷款,再将资金转借给陈惠君。

  对于类似发生在在商业银行的故事听得多了,也就不再稀奇,四维宏观金融智库(FHT)感兴趣的是,这样一位工作人员是如何当上一家国有支行副行长的,而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商业银行为何一再上演。

  首先,陈惠君不是学经济或者金融的,而曾经是一个艺术工作人员,目前媒体上没有报道其学历,她成为一个支行长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英雄不问出处,业绩出众,金融理论和实践能力强,就可以当行长,这是毫无疑问的。

  媒体介绍,陈惠君现年44岁,在建行工作长达18年,并先后在建行绍兴两家支行担任行长超5年,组织活动能力强,长相也较为出众,绍兴借贷圈内知名度高。在绍兴银行圈浸淫近20年,陈惠君结识了众多企业客户主,两年前,陈就开始以“转贷”为由,向部分企业主进行借款。

  但是这样一位理论上对金融和宏观经济都比较了解的支行长,为什么会走上旁氏骗局的路呢?至少可以肯定陈惠君在银行今天的地位,主要是业绩,而在中国国有银行里,或者就目前的中国金融界,业绩是员工收入和晋升最主要或者也许是唯一的标准。

  可以推测,凭借其老公在政府部门的地位,其出色的活动能力和姣好的形象,在建行的十多年里,她取得了较好的业绩,最主要就是拉存款,拉客户,肯定业绩出众,被建行提升为支行长。

  但是侵淫久了,就打起了歪主意,与其给银行干,还不如给个人干,但是个人没有银行信誉做背书,没人相信,也干不成,怎么办呢,凭借其银行支行行长的角色,谁能识破她的诡计,于是很多所谓精明的浙江民营老板都进入了她的圈套。

  这个案件我们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在以绍兴为代表的江浙地区,企业贷款“转贷”较为常见。当企业急需临时资金周转时,如果直接向同行、朋友借款较为敏感,小贷公司则要收取5分以上利息,因此,商业银行支行负责人作为掮客为企业借钱不乏其例。据绍兴警方向上述债权人小组通报的情况,陈惠君先后办理了数十张银行卡,然后将资金通过这些银行卡全部打给了一个在绍兴做生意的名叫曾兵远的四川人,几乎没有资金用于建行贷款客户转贷周转。

  而我们可以推测,陈惠君的行为其实是一个高利借贷行为,这些资金被陈惠君以更高的利息借给另一家企业,这个企业很可能是类似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或者投资于这些项目的信托投资产品,只有他们才能提供很高的利息。而要不是宏观经济下滑,房地产或者地方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或者融资利率过高等等宏观要素,陈惠君就能得逞,而她事实上代替建行,自己搞了个银行,这就是经济泡沫时期的一个典型症候。

  也就是说,在商业银行里,类似陈惠君这样模式的资金掮客行为不在少数,只不过没有被暴露而已。

  而事实上,从媒体报道来看,这样被“放羊”的支行长不仅仅陈惠君一个,在前几年四万亿刺激时期,银行业曾有句“口号”:到浙江开银行,开一家赚一家。洪流之下,短短几年中,从城商行到农商行再到农合社,浙江境内的银行已超100家。

  四万亿刺激,银行资金太多,银行工作人员跑到民营企业那里求他们贷款,民营老板不接受贷款,还得罪了银行,他们为什么这么慈善?是因为贷款的利差,是因为业绩,是因为奖金。

  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很奇怪,只要有贷款,马上就可以把贷款变成存款,存款再贷款,贷款再存款,如此反复,同时其他各种五花八门的收费跟进,咨询费、电话银行、理财产品购买、比如账户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通知费、跨行查询费等等等等,银行就可以躺着数钱。要不民营企业老板说,银行给他们设了个套呢?

  一个城商行支行两个月组建,招兵买马、披挂上阵,其中不少人从未从事过信贷业务,临时培训,5个多亿的存款就到手,刚开张时存款贷款双双受赞,一切将顺风顺水。但是洪流过后,一地鸡毛,不到半年就风云突变。跟进的贷款几乎全部坏账,《财经国家周刊》了解到,杭州的各家银行从2009年至今,除光大银行(601818)外几乎全部更换过分行行长,支行行长更不待说。

  从以上发生的事例,我们如果总结教训,就会发现,有以下几点是值得重视的。

  一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四万亿过分的刺激,在市场上出现虚假繁荣,扰乱了商业银行的预期和判断,货币发放过多,银行员工要完成任务,于是风险控制彻底失控,到了泡沫破裂时,所有人开始品尝苦果,而某些过分出格的支行长们就只能免职、开除或者坐牢了。

  二是银行激励机制和管理出了大问题,支行长被放羊。首先是风险管理彻底失控,这是第一条说过的;其次是激励机制,对银行工作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几乎唯一的考核标准就是业绩,起奖励比例过高,这几年支行行长年薪百万千万者比比皆是,不绝于耳,而其他标准则有意无意被忽视和忽略,导致银行员工的短期行为,有些甚至走上庞氏骗局的犯罪道路。

  三是大型银行的大企业病,管理链条过长,支行长作为最基层的管理人员,跟总行之间已经隔了四五层,总行管理人员根本就很难接触到他们。

  笔者记得,2004年发生在中国银行(601988)黑龙江和松街支行高山骗存20多亿逃跑到加拿大的案件,经媒体报道震惊中外金融界,直接推动了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解决管理链条过长的问题,是其改革目标之一,因此当时有改革方案就有分拆国有银行的建议。但是国有银行在注资上市后,突然出现了超出预料的业绩增长,于是决策层进一步改革的意愿和动力就没了,而管理链条过长,基层失控,骗取客户存款,损害国有银行信誉的事件则屡屡发生,从未禁绝过。

  因此,中国银行业改革将从此次信用风险的大暴露开始,如果不是,那么中国经济将再次走上从刚刚经历过的从“烈火烹油”到“一地鸡毛”的老路。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