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多地同时遭遇雾霾,华北大部地区再次成为雾霾重灾区。针对雾霾天气,京津冀等多地纷纷拉响警报。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华北中南部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达4-5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河北、京津地区有中度霾、局地重度霾。(中国新闻网 11月2日)
雾是自然,“霾”乃人祸。造成当前这种十面“霾”伏恶劣情况的主要“元凶”就是超大强度的污染源排放。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原生排放的PM10主要来自于工业、居民化石燃料燃烧和电厂排放,其中工业排放占比超过60%,居民化石燃料燃烧超过20%,电厂约为12%。加上极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过程和气象条件,“霾”迟迟不散,不仅影响了交通,更影响了人体健康。“嗓子发痒,眼睛疼,耳膜疼,头疼……”今年年初,这种雾霭天气持续,不少人都曾出现过此类“雾霾症状”。而现在雾霭警报再次响起,不过是污染仍然持续的表现而已,却也说明我们的破霾治霾之路仍然曲折而又漫长。
恩格斯曾有个关于人与自然的着名论断:“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取消了。”这几次全国出现大范围的雾霾掩城,无疑再次给出了有力的证明。
其实,我国很早就确定了人与自然,人与资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然而,各个地方为了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政绩考核上那显眼的“GDP数据”,还是不由自主的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