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今日QDII基金净值一览(2024年5月10日)

文 / 章天 2024-05-10 09:13:31 来源:亚汇网

   亚汇网实时消息,近期,医药板块持续走强,合成生物、细胞免疫治疗等细分板块表现活跃。5月8日,合成生物概念股再度迎来爆发,多只股票涨停。

  

   结合公募产品以及上市公司2024年一季报来看,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凭借对合成生物概念股的重仓布局,或已收获一定浮盈,不少知名基金经理也早已布局相关龙头股。业内人士建议,生物制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拓展和落地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政策、市场不及预期等情况。

  

   提前埋伏涨停股

  

   5月9日,蔚蓝生物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4月26日至5月8日,该股票已连续6个交易日涨停,股票价格近期波动较大,累计涨幅达77.26%,存在市场情绪过热的情形,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

  

   值得注意的是,大成基金知名基金经理徐彦管理的大成策略回报混合早在2022年就开始持有该股票。2023年末至2024年一季度末,该基金始终为蔚蓝生物的前十大股东之一,持股数量保持94.17万股。数据显示,5月9日蔚蓝生物继续涨停,目前年内涨幅已高达33.51%。

  

   5月6日,富士莱也因股价异动发布过提示公告,该股票4月30日、5月6日连续2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

  

   同样,银河医药混合最早于2022年开始持有富士莱,并且自2022年中报开始每个报告期均为该股票的前十大股东之一。2023年末至2024年一季度末,银河医药混合持有富士莱的数量保持不变,为73.91万股。截至5月9日,富士莱股价年内已上涨20.42%。

  

   调仓方向存差异

  

   对于合成生物概念股中市值相对较大的梅花生物、康弘药业、普洛药业等龙头公司,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旗下的公募产品亦早有布局。例如,知名基金经理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兴全合宜较早就已开始重仓梅花生物、普洛药业。两只基金2018年中报的持仓当中就已出现普洛药业,梅花生物则于2021年中报开始出现。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兴全合润、兴全合宜均位列梅花生物的前十大股东,合计持有1.14亿股,相比2023年末减持了952.35万股;兴全合润为普洛药业的第九大股东,相比2023年末减持约1735万股,兴全合宜则退出了普洛药业的前十大股东。与之相反,今年一季度,徐彦管理的大成睿享混合、大成策略回报混合共计增持近500万股普洛药业。

  

   今年一季度,知名医药基金经理刘潇在康弘药业上通过旗下不同产品进行了反向操作:一方面,华安匠心甄选混合减持了37.69万股;另一方面,华安医疗创新混合增持了10.96万股。自2月6日以来,截至5月9日,康弘药业股价已上涨近70%。

  

   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康弘药业就合成生物方面的进展进行回应。公司表示,注射用KH617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包括成人弥漫性胶质瘤)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药1类创新药,也是公司合成生物学平台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申报的产品。该项目采用生物合成技术生产高纯度原料药,其制剂在几种临床前疾病模型中均显示出了对多种实体瘤的良好抑瘤作用。

  

   此外,知名医药基金经理万民远旗下的公募产品也对包括普洛药业、楚天科技、科兴制药等在内的合成生物概念股早有布局。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万民远管理的融通健康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分别持有上述股票1330万股、530万股、100万股。截至5月9日,上述股票5月以来涨幅均在10%以上。

  

   政策预期注入新动力

  

   招商证券研报介绍,合成生物是指利用人工合成方法,对现有的、天然存在的生物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或者通过人工的方法,创造自然界存在或不存在的生物结构。

  

   近期,合成生物概念持续活跃,海通证券分析,一方面,源于技术的前沿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中国合成生物产业白皮书2024》,预计全球合成生物市场在可见的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在2028年将成长为体量达到近500亿美元的全球型市场。另一方面,得益于政策面预期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从行业前景来看,建信基金基金经理潘龙玲认为,合成生物领域具有广阔前景和潜力。随着生物技术进一步取得突破性进展,生物制造还有望向采矿、冶金、电子信息、环保等领域拓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此外,合成生物学也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支持,多地密集出台合成生物有关的政策文件,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潘龙玲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优秀研发成果有望相继涌现,一些企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例如,华熙生物建设了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中试转化平台,这有望推动我国合成生物产业转化的进一步提速。同时,部分企业已开始利用合成生物技术,例如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合成生物创新团队实现了透明质酸大产量推广应用,降低了成本,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生物制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拓展和落地能力,看好具备成功案例(打通生物制造流程,有产品落地能力)、龙头地位(技术优势或市场协同,增加新产品落地概率)、优质产品储备(有产品拓展潜力且潜在市场空间大、格局好)以及下游需求景气的标的,但同时也要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政策支持力度、新产品市场开发和推广、下游需求等方面不及预期的情况。

  

   (亚汇网编辑:章天)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