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刘强东评电商平台:我很难想象那么多假货却没付出代价

文 / Glary 2015-01-28 14:12:49 来源:亚汇网

  天派的代表人物马云有句话成为阿里员工的座右铭,“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地派商人刘强东也有自己的梦想,将京东做成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全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光梦想是没用的,要用实的东西来承载你的梦想。”

  未来京东,最大?

  2015年1月17日下午,在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里,京东集团创始人、CEO刘强东少见地戴着一副黑色框架眼镜出现在京东集团年会上,他对着台下的4000多名员工代表说:未来京东要实现人民币1万亿元的销售收入,员工会超过60万人,要成为全球500强企业的前20名,要成为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者和对社会创造价值最大的国民企业。

  更早之前的2014年12月25日下午,刘强东在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将这一野心表达得更为直接:“京东会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全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这一定是我们很重要的原动力,我也不避讳自己的野心。”坐在北京北辰世纪中心一间宽阔的办公室里,刘强东说出这番话时表情始终严肃。午后的阳光穿过落地玻璃窗打在他的脸上,刘强东不时地眯着眼睛,皱一下眉头。

  这种严肃直到谈及年少的科学梦时,才得以缓解。他放声大笑,“我对物理、化学这种基础学科很感兴趣,原本是想做科学家的”。少年刘强东曾用整个暑假的时间做了一辆可以借力的滚轮车。车由木头和旧滚轴做成,本身没有引擎,但它可以挂在拖拉机或三轮车上,借助后者引擎带来的强大力量向前行驶。二十多年过去,这件事依然令他骄傲不已。

  科学家没做成,如今的刘强东和他创办的京东集团,正在被一个更加巨大的引擎——互联网——带着向前行驶。财报显示,京东集团在2014年第三季度拥有活跃用户4610万人,完成订单1.78亿笔,交易总额达到人民币673亿元。

  虽然京东集团当前的成绩单离刘强东谈及的梦想还比较远,但在中国的自主经营B2C电商领域,诞生于2004年的京东早已坐稳首席。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在2014年第三季度京东占据了该市场51.9%的市场份额。虽然阿里巴巴在去年创造了全球最大规模的IPO,但京东比它早4个多月登陆美国资本市场。

  京东上市前,IDC亚太消费者流动及社交研究组助理研究员Shiv Putcha认为,尽管2014年第二季度营收并不好看,但京东仍然有投资潜力,因为京东背靠中国互联网另一巨头腾讯。

  当然,不看好者也大有人在。IG市场策略师RYAN Huang表示,京东的商业模式与亚马逊类似,相比阿里巴巴,它存在更多的库存风险。

  无论外界如何评价,2014年5月6日登陆纳斯达克的京东,市值已经超过330亿美元。在已经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中,位列第四,排在BAT(BAT代指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之后。年满40岁的刘强东,也实现了个人财富的急剧增长。根据彭博社的数据,京东上市后,刘强东的身家大幅飙涨至93亿美元,增长了246.4%,在彭博亿万富豪指数中排名中国内地富豪第六位。

  刘强东认为自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说着接地气的话,做着接地气的事,练着简简单单的“降龙十八掌”,不追求奇门遁甲和十八般武艺,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最终成为万众拥护的武林英雄。简单的招式,却能够在关键时刻锋芒毕露;自称简单的人,其实有着隐忍的锋利,会在某些时刻展现出来,成就自我。

  《创业家》杂志创始人牛文文曾将创业模式分为天派和地派两类。前者是美国模式,注重资本运作和上市,他们在中国创办一个公司的同时,往往开创了一个行业,他们有新的创业模式,高速成长;后者是制造大国模式,用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地派的创始人他们一般稳健经营、重视营销、注重渠道、股权集中。”牛文文曾如是解释地派的特点。在贩卖梦想与情怀和天派模式大行其道的当下,脚踏实地的地派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独树一帜。

  天派的代表人物马云有句话成为阿里员工的座右铭,“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刘强东也有自己的梦想,将京东做成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全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光梦想是没用的,要用实的东西来承载你的梦想。”刘强东眯起眼睛蹙着眉说。

  “地派生意”

  在美国互联网商业史上,1995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在这一年,杰夫·贝索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B2C网站亚马逊,皮埃尔创立了第一家C2C交易网站eBay,而杨致远创立的雅虎则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这家当时仅一岁的互联网公司当年市值高达5亿美元。

  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则是1998年,那是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斯坦福大学学生宿舍创立谷歌的年份。这一年,搜狐和新浪在年头年尾相继成立,开启了新浪搜狐网易三足鼎立的门户时代;以马化腾为首的“腾讯五虎”以人民币50万元注册了腾讯,开发了截至目前中国最大社交软件QQ的前身——OICQ;陈一舟踹开了清华计算机系的男生宿舍门,找到王小川、周枫、许朝军三名在校学生,启动了曾红极一时的SNS网站ChinaRen项目……

  刘强东没能赶上这波浪潮。1998年6月,24岁的青年刘强东从深圳一家日企辞职,带着攒下的2万多元钱,前往距离母校中国人民大学不远的中关村,租下一个柜台,创业项目是售卖刻录机和鼠标键盘等电脑外设产品,公司名叫“京东”。

  虽然售卖着与互联网相关的产品,刘强东却没和互联网直接发生商业关系。直到2003年非典来袭,人们生活陷入短暂的恐慌,为躲病毒尽量不出门,传统零售业呈现萎靡之势,但也从某种程度上促成了两大电商的崛起:阿里巴巴旗下诞生出C2C平台淘宝,京东因为销量的降低和库存的原因,决定从线下转到线上。

  2004年1月1日,“京东多媒体网”上线,刘强东从传统零售业杀入互联网领域。在京东仍是传统零售门店的6年间,这个领域不断发生着令人刮目相看的变动:1999年马云带着“十八罗汉”创立了阿里巴巴,陈天桥在上海注册了盛大网络;2000年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纷纷在美国上市,美国在线以18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时代华纳成就“史上最大收购案”;2001年中国互联网第一人张树新旗下的瀛海威已经一蹶不振;2002年BLOG在中国落地成为博客……互联网行业还经历了第一波泡沫,市场已经重新洗牌。

  刚切入互联网的京东,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冲进了一个朝气蓬勃气象万千的世界,那里没有太多繁文缛节,有的是大把大把的机会和希望,看上去只要你肯努力,抓住一个机会就能够成功。

  京东体量激增的神话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从2004年到2013年,京东年销售额从人民币1000万元增长到1000亿元,特别是前8年,其增速保持在每年200%以上;京东从一个只卖光碟等耗材的网店,成长为一个全品类的B2C电商平台,还从电商滋长出金融、智能硬件、云计算等相关服务;在此起彼伏的中国电商世界,市值300多亿美元的京东稳居第二,虽然暂时难以超越市值2000多亿美元的阿里巴巴,但也把其他同行远远甩在身后。

  京东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中国整体电商的规模红利。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在京东商城诞生的200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人民币59501亿元,其中网购交易额为人民币45亿元,比例仅为0.07%;到了201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人民币234380亿元,而网购交易额为人民币18500亿元,占比升至7.9%。

  “我们是一家非常简单的公司。”刘强东喝了口茶,微微皱了下眉继续说,“这么多年来,外界对我们充满了疑问,觉得我们为什么能够做成呢,总觉得我们有很复杂的逻辑。其实,看看整个京东过去11年做的所有事情,其实就是用户体验和供应链管理。”

  刘强东不认为京东是一家纯粹的互联网公司。在他看来,京东具有两重属性,既是互联网公司,也是传统企业,“我们所有的业务都来自互联网,没有互联网属性,京东不能走到今天。我们提供供应链服务,有自己实实在在的物流系统,这是实业部分。”

  互联网公司擅长包装和营销。但刘强东更愿意让商业接地气,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部分,最好脚踏实地甚至落地生根,“京东做的所有事情都比较实,我没做任何一个虚的业务,没做任何一件靠概念、靠包装、靠高大上或者复杂化让人眼前一亮的事”,他只做“地派的生意”。

  物流系统是刘强东引以为傲的地派部分。2007年,京东开始做自有物流系统,不再全部依赖第三方仓储物流及配送公司;2009年,京东斥资布局全国物流网络;2012年开始建设“亚洲一号”大型仓储物流中心……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它建立了覆盖全国1855个行政区县的自有物流体系,7个物流中心,118个仓库,共计230万平方米的仓储面积,仓储和配送员工4.3万多人,这使得京东能够在130个区县为用户提供“211限时达”服务(上午11点前下单当日送达,晚上11点前下单次日送达),在815个城市为用户提供次日达服务,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近200万笔的订单中有75%可以实现当日或次日送达。

  “亚洲一号”代表了京东物流的最高标准。2012年,上海亚洲一号项目在现任京东商城首席执行官、时任京东集团首席运营官的沈皓瑜主导下开始启动,2014年10月一期投入使用。这个现代化的仓库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分为立体库区、多层阁楼拣货区、生产作业区、出货分拣区四个部分,大面积使用自动化设备,物流效率大大提高。“我们要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武汉、沈阳建7个这样的物流中心,都叫‘亚洲一号’。”沈皓瑜说,这是京东在电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刘强东用来检验地派生意的三个维度是用户体验、成本和效率。京东的高管会是每天早晨8点半,上市后提前了十分钟,由刘强东主持。“每天我就说三件事,前端是用户体验,后端是成本和效率。做好了这三件事,京东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刘强东会不定期在京东商城下单,检验用户体验,还和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一样,也有每天查看用户邮件的习惯,但他不直接回复用户邮件,而是把解决问题的压力转给下属。“他的邮件很简洁,一般只有几句话,有时候就直接把用户的投诉邮件转过来,让我去解决。”沈皓瑜说,最后京东商城定了个机制,让客服每天从用户的投诉中找到一个典型案例上报,到了月底,高管们把这些案例集中讨论,每月选择一个最为迫切的优先解决。

  “光有用户体验还不行,还要让我们的商业模式有可持续性,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做有价值的事情。”刘强东对成本和效率的重视,同样被传达到京东各个层面。

  “前面用户下单是我无法控制的,后面京东对用户的211承诺也是我无法改变的,压力全在我们这里,就得不断提升效率。成本和效率其实是一回事,降低了成本,就意味着效率的提升。那时候我对电商不太懂,就听取下面人的意见,对后端做了一些改进。”沈皓瑜说,订单生成系统的改进就是其中一项,之前京东用户的下单高峰集中在上午10点到11点、下午2点到3点、晚上7点到8点三个时段,造成了人力成本的浪费,又会导致高峰期系统的瘫痪,后来系统算法改进让订单均匀在后台处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还保证了订单系统的稳定运行,“当年每天才20万笔,如今接近200万笔,不改进的话后果难以想象。”

  地派生意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刘强东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几家线下零售巨头的运营成本都是17%左右,京东只有11%,“这里面还有很多不是商城的业务成本,比如拍拍,比如金融,扣除那些的话肯定不到10%。”

  但刘强东并不贪心,他不想一味追求高额利润而破坏了生意的“接地气”。2010年京东副总裁王笑松和某个家电品牌高管聊天,对方表示随着京东的家电销售规模越来越大之后,“京东一定会比传统经销商更难伺候。”

  王笑松无言以对,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刘强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刘强东告诉他说,即便做到全国最大,京东的净利润也不会超过沃尔玛,因为净利润一高,大家都会涌进这个领域,这是给自己找竞争对手;而保持较低的净利润,同时规模做到很大,别人看到会觉得这么辛苦赚得也不多,就不会贸然涌入,无形中提高了竞争壁垒。

  有时候,刘强东的某些决定看上去不那么接地气,甚至有些好高骛远,因而遭遇管理层的不理解。这种时候,刘强东会变得果断而锋利,京东商城两次扩大品类,就是他力排众议的结果。

  一次是在2008年,刘强东想要把京东的商品品类从3C产品扩展到整个家电,遭到所有投资人的反对,高管们也犹豫不决。“我也是不太赞成的,特别是大家电的仓储难度大,配送成本高,我们都怀疑是否能做好。”王笑松说,最后管理层投票决定,刘强东以6票赞成的微弱优势勉强取胜。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2009年京东商城决定上百货时,部分高管和投资人认为,京东还没把家电数码产品做到极致,不应盲目扩张,刘强东仍然坚持并说服管理层和投资人支持将品类扩展至百货。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刘强东决策的正确。2013年京东家电销售额达到人民币220亿元,占到了全年总销售额的20%以上;百货则以第一年人民币1亿元第二年7亿元第三年30亿元的速度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京东整体增速。

  “世界上没有你能做而别人做不到的事,唯有比谁更有毅力、信心、能力把它做到。”刘强东如是评价京东的地派生意。

  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对阿里巴巴和京东都有长期的研究,在他看来,“马云和刘强东两人特性不一样,马云战略取胜,刘强东执行取胜”。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