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热潮带来三大悬念?
文 / 尚桑 2013-08-16 15:39:41 来源:亚汇网
在互联网大佬们看来,只有互联网与金融相碰撞,才更具创新性。那些了解互联网特性的互联网企业应当成为这个新金融模式的改变者、主导者。而传统的金融企业也不甘落败纷纷“触网”。2013年国内四大很行对包括电子渠道建设在内的科技领域项目投入将达到250亿元。对于券商而言,网上开户、搭建网络平台、发展移动终端服务等等处处都留有券商进军互联网的足迹。似乎谁都想成为金融模式变革的主导者,而不是被互联网牵着走。
面对互联网企业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监管部门一直采取认可和鼓励的姿态。日前,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央行支持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近期将发放一批互联网支付牌照。随着,互联网金融近年来的快速崛起,留给我们大家的是三大悬念:
悬念一:监管层为啥对互联网金融庞爱有嘉?
日前,央行、银监会等相关部门组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小组,专程赴沪、杭两地进行调研,并到中国平安下属上海陆金所和阿里巴巴进行实地考察,就行业发展、企业诉求和监管建议听取建议。说明高层已经对互联网金融开始高度重视,其原因有三:
首先,发展互联网金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中小微企业。一直以来,传统商业银行更喜欢将信贷资源投向上市公司、龙头企业、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领域,而对广大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却顾及甚少。所以互联网金融则能更多的向中小微企业倾斜,这样既可盘活社会存量资金,又可够弥补商品银行存在的不足。
再者,国外互联网金融已十分发达,部分国家已经实现了在网络上进行IPO,相比较而言,国内互联网金融还很有挖掘空间。现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不断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已是大势所趋,而对这个新生事务,监管部门只有加快学习和适应的步伐,而非排斥或视而不见。
最后,鼓励互联网金融的成长,让传统金融业始终保持着一种的危机感。我国的银行业缺乏的不是新技术,而是理念的革新,以及进行革新的动力。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可以倒逼银行业进行改革、进行创新,否则只能等别人来革自己的命。
悬念二:互联网金融能否对传统金融业构成冲击?
互联网公司对金融业务造成多大冲击?笔者认为,这取决于监管层政策放开到何种程度,如果放开程度越大,则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越大。目前互联网公司虽然被允许开办余额宝、第三方支付、P2P贷款公司、小贷公司,但是还是有许多功能是不具备的,比如吸收存款、发卡派生、创造货币等功能。
更令人关注的是,央行副行长日前曾表态,互联网金融有两个不能触碰的底线:一个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一个是非法集资。这说明了,为了避免互联网企业给传统金融业造成致命冲击,影响到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所以互联网企业在独资开办网络银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正因为如此,互联网金融给传统的金融带来的有压力、有挑战,但还构不成很大冲击。
悬念三:监管部门如何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
在最近“互联网金融千人会俱乐部”成立会上,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互联网金融不可小视,但对之监管同样不可忽视。“成长中的孩子在家把沙发弄破,将东西扔得满地都是,没关系,但不可点火将房子烧了。”刘士余还表示。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形态,我不主张将其关进“铁笼子”严加看管,应让其“包容性”增长。
对于互联网金融怎么监管,业内有四种说法。第一不需要监管,第二可以先发展,再监管,第三创新协同监管,第四尽快立法,设立新机构,进行专门监管。笔者认更倾向于第三种创新协同监管,就是让互联网金融尽管去创新、去革新,但是随之而来监管马上也要有针对性的紧跟而上。而其他的三种监管方式,要么放任自流和监管跟不上,要么采取过严监管,这样会阻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金融已经向我们走来,其创新速度之快,让人惊愕。不过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监管层既想利用互联网金融创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又顾虑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造成的冲击。所以未来在监管让监管部门不会把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企业管得过死,但也不太可能让其享有传统金融业所拥有的一些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