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南航飞机备降的报道,引发网上寻找“中国好机长”的空前热潮,“众人惊慌绝望、空姐默默流泪、机长英勇着陆”的描述让无数网友激动不已热泪盈眶。在“热”的前面我们“冷”静下来,发现这则消息带来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比如对机长的崇拜转移了对真相的追究,人们期待的安全感被报道用词强烈满足,事故新闻转眼迸发正能量。机长淡定专业的处置确实值得敬佩,不过旅客要的信心不只来自一个人,媒体的报道方向还可以更广泛更专业。
一、明确事故前因后果
首先,机组处置值得肯定,但遇航空事故首要关注点应是:到底发生了什么?故障情况及原因?由于全民对机长的赞扬崇拜冲淡了本应对事故进行的追踪。追究真相是第一步,也是基础。飞机当时遇到了什么情况,若发动机故障详情如何,是网传的鸟击还是机械故障,起火冒烟代表什么?南航方面目前拒绝任何发声,事发后相关人员在采访沟通中只字未吐,近日舆论热议时则不接采访电话,当然机长本人也未露面回应公众关注。
有媒体报道所谓的“南航人士称遇鸟击”并无可靠信息源,任何南航员工的表态都可能是这条信息的来源,无法代表南航官方态度。南航宣传人员及官微目前没有任何消息发布,变成媒体自由发言被复制传播的局面。而舆论一面倒对机长的关注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航空公司对公布事故调查情况的压力。
二、专业和冷静的判断
航空事故时有发生,媒体报道时不可随波逐流,此次南航备降事件,新闻工作者不能将单发故障备降处置得当歪曲成迫降时生死一线的起死回生,也不该盲目跟随个别媒体夸张报道及一味顺应舆论狂热崇拜。
首先,专业术语绝不可乱用,备降、迫降不能混淆,大多媒体一遇故障就用迫降一词博眼球,对故障细节及当事人反应也夸大其词,危言耸听,增加公众恐慌。实际上迫降是指飞机遇严重故障无法正常降落时情况,失去全部动力或起落架故障等,有可能降在不是跑道的区域。而因机械故障或天气状况或旅客等原因改变降落机场的为备降(因故没有按计划降落在目的地机场),包含通常情况下的飞机单个发动机故障或失去动力。
其次,明确发动机故障事件本身的性质,严重程度,处置办法。实际上,单发失效的飞机是有完全能力安全到达备降场并着陆的。现代民航客机的设计制造有能力保障双发飞机在一个发动机失效情况下,凭另一发动机安全飞到备降机场。
据专业航空事故统计网站The Aviation Herald,2014年初至今,全球记录入站的飞机发动机故障相关事件共300余起,除1起因综合因素(非单纯发动机问题)导致严重后果外,绝大多数均为安全着陆(或发现问题中止起飞)。
飞行员:飞机是靠发动机产生推/拉力,获得相对于空气的速度后产生的升力在空中飞行。现用于航线运输的飞机至少拥有2台发动机,且飞机适航性要求中,飞机单发也必须满足很多要求,并能安全落地。所以飞机在一台发动机失效/故障/损坏/飞脱/失火可控的情况下,在飞行员正常操控下是安全的!
再次,回归机组本身,拨开个人英雄主义看本质。媒体应探究:机组在发现发动机故障后,有哪几种选择方案。机组面对危急情况该如何配合、与地面如何协调、落地时与正常情况有什么不同,如何决策是否要撤离等。而不只是盲目渲染流泪、鼓掌等字眼。机长之所以英雄,厉害在哪儿?
1、处置值得肯定,扎实能力、淡定态度、服务意识。2、那么,通常遇此情况机长该怎么做?
飞行员:对于飞行员来说,每半年一次的模拟机复训要按民航局的要求进行相当特殊科目的训练。要晓得哦,复训完成后的熟练检查不通过,机长是要被降为副驾驶的(单发处置程序是模拟机检查的必考项目)。
“本人经过严格的训练,有能力控制好状况,有能力将大家安全送到陆地上。”这句话背后意味着什么?不只这位机长,飞行员群体也是训练有素有能力掌控的,所以旅客朋友别怕。
“空姐默默流泪,广播几度哽咽”这句传的沸沸扬扬的话被业内人士反驳,称实际上乘务组沉着冷静地安抚旅客,媒体夸大其词的描述博眼球成功,受过专业训练的乘务员变成不专业又怯懦的小姑娘。事实未明媒体不应妄议,主观修饰词更应谨慎。
@空姐网:不去追究事故原因,一味追究空姐有没有哭,调查过事实真相吗?事实是乘务员没有一个人哭。所谓的带哭腔只是乘务长被强烈颠簸到带点颤音,乘务员忙着锁洗手间和查看旅客有没有受伤,落地后有部分旅客拥抱乘务员表示感谢,还有部分旅客误以为乘务员哭了还要投诉乘务员。
三、理解网友需要的信心
飞机发动机故障消息并不罕见,但此次旅客及网友反应强烈除了身在其中刻骨铭心,也受今年航空事故多发的影响,特别是两次马航空难事件让公众对坐飞机存留一定的恐慌心理,潜意识中非常需要安全感、信心和正能量,“坏消息”中的“大幸运”。
但这种信心不是来自一个人,不是来自一次特有的英雄般的救护,而是整个飞行员群体。
民航行业、飞行员群体具备处置发动机故障情况的能力及相关保障。
要科普不要科普?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专业人士的科普遭到质疑和攻击:你不在飞机上,站着说话不腰疼!此时网友最想要的不是科普此事没那么严重(引起逆反心),要在肯定当班机组基础上(没错,他确实很棒),提出飞行员群体的能力增加更多信心(机长们都值得信赖,此事不可怕)。两个重点:1、单发不可怕。2、相信所有飞行员。
@重医小男护:本次事件中A330是符合ETOPS180分钟的标准的。也就是说在一台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仍有能力飞行180分钟到达备降场。即使不幸双发失效,A330的风力发电机和APU一样可以为必备航电系统提供电力保证飞机的控制。
飞行员:某航单发备降的新闻又铺天盖地了。单发算紧急情况不假,发动机有火星,旅客感觉故障灰常严重也理解,但平时训练的时候类似的特情我们都会模拟成百上千次,甚至更严重的都可以平安落地。所以旅客请相信机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