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澳大利亚ASX200指数期货下跌7点(-0.09%),现货市场目前预计开于7484.20点
日本日经225指数期货下跌40点(-0.14%),现货市场目前预计开于27702.29点
香港恒生指数期货下跌14点(-0.06%),现货市场目前预计开于25401.69点
英国和欧洲周四收盘:
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25.14点(-0.35%),收于7124.98 点
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下跌11.25点(-0.27%),收于4169.87点
德国DAX指数下跌67.04点(-0.42%),收于15793.62点
法国CAC 40指数下跌10.45点(-0.16%),收于666.03点
美国周四收盘:
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192.38点(+0.54%),收于35213.12点
标普500指数下跌26.19点(-0.59%),收于447.00点
纳斯达克100指数下跌90.4点(-0.59%),收于15,278.52点
美国股指走低,澳大利亚ASX指数暂时见顶?
经济数据和美联储成员重申鹰派观点的综合影响下,隔夜美联储缩表预期仍然活高涨。
失业金数据有好有坏,初请人数上升了4000,但续请失业金人数下降3000。基于历史标准衡量,这些变化幅度都不足挂齿,但失业金申请人数处于或接近17个月低点这一宏观图景保持不变。
第二季度GDP自6.5%上修0.1个百分点至6.6%(折合成年率),不过略低于6.7%的市场共识。消费者支出也超过预期,增长11.9%。总而言之,隔夜数据表现相当不错,因此不太可能改变杰罗姆·鲍威尔午夜的演讲基调。
鉴于此,市场仍一致认为美联储将于今天宣布缩表,股市应声承压。三大股指悉数自高点下跌0.6%左右。标普500指数11个板块中有10个板块收低,能源股和非必需消费品股领涨,房地产投资信托板块是唯一小幅收高的板块(上涨0.06%)。
随着交易员在鲍威尔演讲前对冲风险敞口,波动率指数一度站上四天高位,之后收于18.84。
ASX 200指数打破三天逆势反弹,构筑看跌吞没K线。该K线于50%回档位附近成形,暗示修正高点周三就位,不过61.8%回档位也可为进一步波动预留空间。7430/50附近支撑区与看涨趋势线共同构筑可行的中期看跌目标。若达成,我们将重新评估股指回归长线看涨趋势的可能性。
ASX 200指数内部表现:
ASX 200指数2021年8月26日: 7491.2 (-0.54%)
电信服务板块(0.56%)表现最强,公用事业板块(-2.24%)最弱
11个板块中2个收高
11个板块中10个收低
11个板块中5个板块跑赢大盘
61 只(30.50%)股票上行,131只(65.50%)股票走跌
69%的股票收于200日均线之上
87%的股票收于50日均线之上
55%的股票收于20日均线之上
涨幅居前
+ 15.4% - Blackmores Ltd (BKL.AX)
+ 4.95% - Whitehaven Coal Ltd (WHC.AX)
+ 4.04% - Flight Centre Travel Group Ltd (FLT.AX)
跌幅居前
-21.42% - Appen Ltd (APX.AX)
-12.62% - Link Administration Holdings Ltd (LNK.AX)
-11.81% - A2 Milk Company Ltd (A2M.AX)
外汇:美元和日元为最强主要货币
美元录得主要货币中最强表现,美元指数(DXY)构筑3K看跌反转形态(晨星反转)中的看涨吞没K线部分。目前来看,美元多头似乎只是在等待鲍威尔确认为缩表最终放行。在今晚演讲前,交易员们利用日元进行对冲,日元也因此成为表现第二佳的主要货币。
欧元/美元于1.1780附近狭窄阻力区遇阻,此处为月线图一号支撑和周线图一号阻力支点。
澳元/美元形成看跌吞没K线,此为0.73区域阻力集群下方双K反转的一部分。该关键水平之下,我们仍持看跌偏见并等待动能完全回归看跌趋势。
澳元/纽元在零售销售数据发布前试探16个月低点,因其有效规避了鲍威尔演讲带来的影响,或可作为数据发布前后的重点关注货币。
鲍威尔将在美东时间午夜(英国夏令时15:00)发表主题演讲,这将成为今天/本周/本月最为重要的经济事件。不过,澳大利亚零售销售数据将于11点半公布,预计由于封锁延长和限制趋严,7月零售额将下降2.3%,低于此前的-1.8%。
大宗商品
金价持平,日线图形成长腿十字线。金价于1778.9形成低点抬高,不过多头现需拿下趋势阻力和200天EMA均线才能推动上涨。若失守1773.20,则意味着金价已经见顶。
银价在近期反弹未能触及24.0阻力位后,昨天开盘走低。如果美联储确认缩表,我们将继续首选做空。
西德州中质原油(WTI)当天构筑一条轻微看跌外包线及十字线。但对此无需过多解读,因为很明显,油价正在静待鲍威尔的午夜重磅。
(来源:嘉盛集团)